電影《爸爸》映後交流與線上共學

電影《爸爸》電影正好呼應我們剛教授完的非暴力溝通(NVC)主題「關係修復和寬恕」。內在家庭系統 (IFS)亦很好地幫助我們理解和連結父子的內心歷程。我們舉辦一場映後分享會,邀請大家前來分享交流。

Living NVC – 在關係和衝突中的非暴力實踐 專題講座

成長於以色列戰亂衝突的環境,Aya迎接從個人到族群的挑戰和衝突,並視之為愛和真誠的實踐。Aya致力在每一個關係、生命細節中活出不妥協的非暴力精神。我們非常期待Aya與大家分享她在衝突轉化和關係復和上的心路歷程。

【非暴力溝通 親子故事】合作式親子關係:小朋友學琴「唔聽話」(上)

阿瑤6歲的大女巧巧提出想學鋼琴。阿瑤非常樂意支持小朋友培養她的技藝與興趣,所以在有限的資源下給她安排了鋼琴老師的課堂。最近,阿瑤留意到巧巧沒有午睡去上鋼琴課時,會變得「好跳脫」。平常在家練習時能完整彈奏的曲子,巧巧在課上不能專注、完整地彈奏,間中會用頭撼琴譜和雙手大力拍打琴鍵。這事讓阿瑤越發感到困擾…

遊走於衝突中 -「9 Skills」舞步入門 專題工作坊

在這個工作坊,小曹根據自己和其他非暴力溝通實踐者的經驗,以真實例子介紹Jim & Jori的「9 Skills」,並在他們的「舞步」上添加了一些小技巧,令對話更自然、流暢,更符合香港人慣常的關係規範。

想要就開聲 – 求人之道 非暴力溝通專題講座

小曹繼「親密關係」「高難度對話」的講座後,回到「非暴力溝通」(NVC)四個基本的溝通元素 :「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集中討論常被忽略的「請求」之心法和技巧。

【非暴力溝通核心資源】Aya Caspi對談筆記:生於亂世的療癒與希望

猶太裔的非暴力溝通培訓師Aya Caspi在NVC中文學院2021年發起的教育論壇中,與華語非暴力溝通培訓師劉軼以對談的形式,姍姍道來她如何出走以色列並在靈性修習的旅途上遇上了非暴力溝通,經歴了個人乃至以色列人這身份的療癒及轉化。我作為對談的譯者寫下了以下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