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不能好好道別?」Farewell Project
好好說再見,為何如此難?
這一兩年,你身邊有多少人因種種原因匆匆離開?甚或你自己也在計劃離別這城,我們如何面對離散留下一地的失落?
有學者說這種失落為「似有還無的失喪」(ambigious loss),也有稱之為「移民之痛」(Migratory grief),是痛是失落也好,皆難以言喻。大人如是,孩子更是;離開的人要承受,留下來的人也同樣傷痛。但兩年來累計有超過32萬人移走,即是說,大約是兩個灣仔,或一個大埔、油尖旺,或荃灣的人口離開,但此失落卻沒得到社會的關注和正視。
Unfolding作為一群關注香港人情緒健康的組織,不甘認命,也不想麻木,計「同你聆聽卡」後,推出「好好道別/適應」卡,想趕在2022年尾,在新一年的移民潮再來前,跟香港人一起搞個Farewell Project實驗,線上也線下,本地與外地的,正經又玩味的,有笑更有淚,,誠邀你參與,為似有還無的失落命名。
香港人可以好好說再見的。
我們的實驗分線下的Farewell Studio,線上的Farewell Talk,好好告別,迎向新開始。
Farewell Studio (線下)
失落回收站 :
表達藝術治療開放工作室
5/11 -6/11(六、日)12:30-19:30
11月第一個周未,我們在JCCAC 開了個「失去回收實驗站」,回收你的「失去」。請帶你一件拿不走的東西,可能是某件給你回憶東西或某個回憶與感覺,我們的表達藝術治療師頌恩,會引導你將說不出又摸不到的「失去」,具體演繹,集體完成一幅香港失落地圖。
「為何不能好好道別」分享會
12/11 (六)19:30-21:00
我們三個Farewell Project的發起人(含蓄、山地、Helen)為何突然身痕搞一個Farewell Project,當日跟大家分享「為何不能好好道別」,也即場試玩新設計的「好好道別/適應」卡。
Farewell Talk(線上)
詳情將日後陸續公布,敬請留意
「被忽略的道別」:
怎樣助孩子說再見及適應?
17/11(四) 20:30-22:00
大人忙於收拾道別之時,常忽略孩子也需要道別與適應,兩位心理學家Danny爸爸及Helen剖白各種真人真事真實經歷,讓家長可及早覺察孩子的身心需要。
另類Farewell party:
怎樣好好道別?
23/11(三) 20:30-22:00
臨別依依,我們不單要收拾行理也要整理心情;不單想食餐farewell dinner更想彼此祝福,不單想到香港打打卡更想好好跟香港告別,三個過來人,一個幫人執行理的阿閃、幫人搞移民祝福禮的Benny、陪人行farewell trip的山地,跟大家談另類Farewell party。
留下來的心情:如何可擁有了失去?
(日期待定)
過去一年含蓄把收集來的離別故事結集成書,原與一班留港的人,圍爐夜話,談我們可如何擁有了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