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 親子故事
合作式親子關係:小朋友學琴「唔聽話」(下)
文:阿瑤|2024年3月17日
編按:上篇的案例未完成撰稿,就收到阿瑤的訊息,分享她對女兒學琴的態度轉變了後,見證女兒在學琴路上的成長。以下為媽媽四個月後的回信:
很久很久沒有記錄什麼,
大概是太忙太混亂需要休整一下。
然而,今天和(巧巧)你的對話令我感到震撼。
讓我好好記錄一下,方便收錄在你的相簿裏,我可以回味。
大約是在上年一月,你提出了想學琴,
至今已經第十四個月。
我們經歷過用玩具琴練習半年,
我們經歷過因為想換大鋼琴所以堅持整個暑假每星期練四日琴,
我們經歷過各自內心的不安而膠著狀態⋯⋯
尚記得剛剛十一月,媽媽因為你學琴的態度,將自己內在的完美主義放下了。
那次的內在轉化是我在八年育兒間最深刻的。
由小到大,我希望每件事都努力去做,
「以一百分為目標,做不好,也許會有九十分」的思想根深蒂固。
因此,我至少在前二三十年的人生,
追完一個目標又一個目標。
但同時間,從來沒有認為自己做得好。
至少,永遠覺得自己有進步空間。
我完全沒有想過有一天,
我的人生觀會被改寫為:
「只要給你們看到盡力是怎樣一回事,如果有一天,你們找到自己想要盡力的事情,我再陪你們一起努力吧!其餘的時間,我們學會享受就好。」
「原來我也可以不用迫得太緊。」
然後我們和好,然後我大病了一場,然後我們沒有在有沒有盡力、用心學琴的狀態角力。
然後我偶有發作,但每次我自我覺察的時間更短。
然後,我們更加親近了。
然後下個星期,將會迎來你第一次鋼琴表演。
然後今日你練琴時對我說:
👧🏻:媽媽,我想表演嗰日彈得最好。
👩🏻:哦,你想彈得最好。點樣先做到呢?
👧🏻:我要努力練習呀!我仲想成為世界彈得全好嘅人!
👩🏻:哦,咁犀利,媽媽好高興你有呢個目標!
👧🏻:練習係唔夠架,仲有一樣野。
👩🏻:係啲乜嘢呢?
👧🏻:我要相信我自己做得到!
👩🏻:媽媽好開心你搵到想做嘅野,仲相信自己。
媽媽感到無比震撼。
孩子,無論你將來喜不喜歡鋼琴。
媽媽感恩你有這份熱情,也為自己建立了自信。
多謝你來到我的生命裏,讓我知道原來我可以選擇。原來我也做得好好。
「想彈好聽的歌。」
「咁我哋要點做啊?」
「練老師教的歌。」
「上堂都係好難專心喎,咁我地點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