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系列

非暴力溝通的關鍵假設和意圖

by Inbal Kashtan和Miki Kashtan
英文版原文|翻譯:池

I. 非暴力溝通實踐的基本假設

我們對個人和集體人性的概念經歷過不少演變,並將繼續演變更新。這些概念形塑我們對可能發生的事情的期望、我們創造的社會結構,以及我們與自己和別人的互動方式。因此,我們的假設可以對我們的生活和我們共同創造的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以下是NVC實踐所基於的關鍵假設。許多靈性傳統都有這些假設;NVC為我們提供了具體而有力的工具,將它們付諸實踐。當我們基於這些假設生活時,自我連結和與他人連結變得更加可能且容易。

所有的人共享相同的需要

我們都有相同的需要,儘管我們用來滿足這些需要的策略可能有別。衝突發生在策略及詮釋層面,而非需要層面。

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需要的努力和嘗試

我們滿足需要的渴望,無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都是我們每一個行為背後的基礎。只有在我們沒有意識到更有效滿足需要的策略時,我們才會訴諸於暴力或其他不能滿足自己或他人需要的行為。

感受指向需要得到滿足或沒有得到滿足

感受可以由別人觸發,但不是他們造成的。我們在一個處境中的感受,是直接源於我們認為自己的需要有否得到滿足。我們評估自己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幾乎無一例外地包含一個詮釋或信念。當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我們可能會感到快樂、滿足、平靜等等。當我們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我們可能會感到難過、害怕、沮喪等等。

最直接達致和平的途徑是自我連結

我們實現和平的能力並不取決於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即使在許多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滿足我們自我連結的需要也足以實現內在和平。

選擇是內在的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可以基於覺察需要做出有意識的選擇,以此來滿足自主的需要;至少我們對所在處境賦予意義的選擇方面是如此。

所有的人都有慈悲的能力

我們有與生俱來的能力活出慈悲,儘管並非每時每刻都知道如何連結到它。當我們被慈悲對待以及我們的自主得到尊重時,我們往往更能連結到我們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慈悲。培養慈悲直接提升我們和平地滿足需要的能力。

人是享受貢獻給予的

當我們與自己和別人的需要連結上,並能體驗到我們的給予是出自自我選擇時,我們本質上是享受貢獻別人的。

人是從相互依存的關係中滿足需要的

我們通過與別人和自然的關係來滿足我們的許多需要,儘管有些需要主要是透過我們與自己的關係的質素來滿足的,而另一些需要是透過我們與生命中靈性面向的關係質素來滿足的。當別人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我們自己的一些需要也沒有得到滿足。

我們的世界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來滿足需要

當人致力於重視每個人的需要、能夠分辨彼此真正需要的數量、並重拾促進連結的技能和分享資源的創造力時,我們可以克服目前的想象力危機,並找到方法來滿足每個人的基本需要。

人是會轉變的

我們的需要和滿足這些需要的策略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無論我們現在發現彼此身處什麼狀態,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所有的人都有能力成長和改變。

II. 應用非暴力溝通時的主要意圖

清楚我們的意圖可以幫助我們依循我們的價值觀生活和行動。我們在應用NVC時抱持以下的意圖,因為我們相信這些意圖能夠豐富生活,並有助於建立一個所有人的需要都能和平地得到滿足的世界。

A.  敞開心扉的生活方式

自我慈悲

我們旨在釋放所有的自責、自我批判和自我命令,以慈悲和理解來對待我們所有嘗試透過行動來滿足的需要。

由衷表達

在表達自己的時候,我們旨在從心而發,表達我們的感受和需要,並基於我們對所在的社會結構和文化處境的關顧,提出具體且可行的請求。

慈悲聆聽

當我們聆聽別人時,我們旨在聆聽他們表達和行為背後的感受和需要,不論他們社會地位和表達方式,即使他們的表達或行動不符合我們的需要(例如批判、命令、否定、拒絕責任或肢體暴力)。

優先連結彼此

當尋求解決方案時,我們旨在先由衷地連結每個人的需要,特別在別具挑戰的處境時,由此提高找到對所有人都可行的方案的可能性。

超越對錯

我們旨在轉化我們評價”正確”和”錯誤”的習慣(道德批判),轉而關注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需要為本的評估)。

B.  選擇、責任、和平

為我們的感受負責

我們旨在連結我們感受背後自己的需要,並認知到別人沒有力量造成我們任何的感受。這個認知支持我們採取行動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等待別人改變。

為我們的行為負責

我們旨在認知我們在每一刻中的選擇,並採取我們認為最有可能滿足我們需要且對別人最少影響的行動。我們旨在避免採取由恐懼、內疚、羞恥、對回報的渴望、或者責任、義務或應得的想法所引發的行動。

與 沒有得到滿足的需要 和平共處

當我們體驗到自己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我們旨在為我們的感受營造空間並擁抱它們,連結需要,而非堅持要滿足需要。

提升滿足需要的能力

我們旨在培養內在資源,特別是我們的NVC技能,讓我們能夠促進彼此的連結和豐富多元的策略,盡可能減少對別人和自然的影響,貢獻更多人更多的需要。

提升回到當下的能力

我們旨在培養在每一刻連結自己及別人需要的能力,並有意識地回應當下引發我們情緒反應的事件,而非讓內心世界評價彼此(我是⋯/你是⋯)的刻板故事來主導我們的回應。

C.   分享權力(合作夥伴關係)

充分關顧每個人的需要

我們旨在提出請求而不是命令/要求,對別人滿足他們需要的策略保持開放。當我們聽到別人對我們的請求說 “不”,或者我們對別人的請求說 “不 “時,我們致力找到滿足每個人需要的解決方案,而非只是滿足我們自己或對方的需要。我們旨在於過程中留意權力差異如何影響彼此聆聽和說“不”的能力。

提升需要為本的資源共享的能力

我們旨在制定和實踐需要為本的策略,分享我們世界的資源,以滿足大多數人及自然環境的最多的需要。

保護性地使用武力

我們旨在帶著最多的愛,為了保護才使用最低程度而必要的武力,而非為了教育、懲罰或在未經別人同意的情況下取得我們想要的;而且只有在我們發現對話無法回應即時或持續發生的傷害時,特別是涉及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才使用武力。我們旨在處理目前的情況後,致力重建對話。

延伸閱讀

更多關於非暴力溝通的文章
按此閱讀更多

非暴力溝通講座及課程
按此了解

「同你聆聽卡 」使用方法
按此了解